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徽护航青春梦,法院干警为高考考生送上祝福!这份「法律护航指南」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5-06-09 09:10:18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试锋正当时!在这个承载着青春梦想的关键时刻,宁安市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向所有考生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愿你执笔为剑,以从容之姿书写璀璨未来;愿你心有丘壑,在考场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人生的重要起点,我们始终在这里,以法律为盾,为你的逐梦之路保驾护航。

    视频中的祝福是我们的心意,而接下来的法律小贴士,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 “安全锦囊”。高考不仅是个人的奋斗,更需要法律的守护:诚信应考是底线,作弊行为将面临刑事追责;警惕 “真题答案”“内部指标” 等诈骗陷阱,莫让一时侥幸毁了前程。这些法律知识,既是提醒,更是关怀,愿你在考场上自信作答,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诚信考试:作弊代价远超想象

    高考作弊不可取,法律严惩不姑息。高考作为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任何作弊行为都将面临严肃追责。切勿轻信“助考”“真题”等虚假信息,诚信应考才是对自己未来的负责。法官说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构成代替考试罪,双方均面临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接收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即认定为作弊,当次各科成绩无效。

    警惕“特殊渠道”:虚假承诺背后是陷阱

    高考志愿填报需谨慎,切勿轻信“保录取”“内部名额”等谎言。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入学资格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可能触犯刑法。法官说法: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高等教育入学资格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以“特殊指导”“内部关系”为名骗取钱财的,可能构成诈骗罪。

    守护个人信息:泄露隐私隐患无穷

    高考期间切勿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社交媒体晒图时需注意隐藏敏感信息,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法官说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刺探、泄露他人私密信息。非法出售或提供考生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维护考场秩序:扰乱行为必受惩处

    高考期间应自觉维护考场周边秩序,避免大声喧哗、聚集滋事。任何干扰考试正常进行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法官说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扰乱公共秩序的,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扰乱公共秩序,致使考试无法正常进行的,可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首要分子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拒绝“捷径”:合法维权才是正道

    若发现考试违规或遭遇诈骗,应及时向教育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法律始终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切勿因一时冲动采取非法手段。法官说法: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处理。对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但绝不是唯一的出路。遵守法律、诚信应考,才能为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祝愿广大考生以法为盾,考出真实水平,实现人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