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法院审判质量监督管理的任务是:进一步转变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的工作职能,普遍推行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立体化的审判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在全国基层法院审判质量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的。他特别指出,要尽快转变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的工作职能,配齐配强专门人员,加强审判质量监督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
苏泽林要求,要变注重审判结果为注重审判过程,将审判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建立科学的、立体化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从注重审判结果向注重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的过程监督转变,实现从静态的单纯检查案卷向动态的对整个审判过程进行同步检查、监督、督促整改的全程监督转变,实现以检查监督为主向检查监督与督促整改并重的转变。
根据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再审案件“上提一级”的情况看,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审理再审案件的数量将大幅减少,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的职能就需要及时转换,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去进行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就是花很大的力量去保障一审案件的质量,从源头上解决案件质量的问题,减少申诉案件的数量。
前一阶段,我院在审监工作方面力度逐步加大,加强了案件质量管理通报制度;建立案件卷宗归档前评查制度;成立疑难、重点案件研讨小组;实行案件质量检查评查评分制度;进一步加强建造法官执法档案制度;根据阶段性工作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适当采取一些新的监督方式和方法,如建立案件质量标准化管理奖惩机制、执法档案管理制度、上诉案件由审监庭把关制度等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本院的审判工作质量的提高。但通过全市法院审监工作会议,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审监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力度和方式、方法。要借鉴兄弟法院好的工作方法,探索适合我院审判工作实际的新的审监方式。
经过我们认真的学习、研究和讨论,我们认为在下步的审监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前一个阶段,我院党组非常重视学习,不惜重金聘请牡师院的教师来院讲课,每周五的下午都集中听课和学习。在今后,我院还要继续坚持这一好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整体素质。把握修改后民诉法的精神实质,锲而不舍地勤奋学习,认真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把自己锻造成“过硬”的法官,对审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更要重点提高,以提高监督水平。二是加强审判水平和调解能力。目前国家的社会形势、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都需要我们司法审判机关,要树立新的司法理念,与时俱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是对我们法官最起码的要求。不拘形式、讲求方法、创新思路、找准化解予盾的对接点,以坦诚的心态,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做好调解工作。我们审监法官审判的是再审案件,息诉息访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审判任务,更要注重调解。三是加强监督意识和力度。今后,我们审监庭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搞好监督,做好标准化的案件质量和裁判文书质量的评查工作。为了把审监作用发挥得最好,效果最佳,要把监督关口前移,纠错于未然。不断研究、完善、创新监督方法,提升审判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是贯彻落实民事诉讼法,健全完善审判监督的内部机制,认真履行审判监督的工作职责,在现有的工作模式上寻求突破点。
首先,重视对再审案件的审理。坚持吃透案情,找准案件症结,选准工作突破口,同时把社会主义和谐司法理念落实到审判监督领域中,认真做好案件的调解工作,在调解上搞突破,与当事人交心,取得信任,摸清当事人的真实想法,适时地进行调解,更好地实现司法为民宗旨。通过对案件的再审,发挥了纠错职能,尤其对全院的一审案件的审理程序起到了监督作用。
其次,在评查上搞突破,审监庭在抓好案件质量评查的基础上,与相关庭室协调配合,研究探索各业务庭在审判过程中的责任,实行“按岗定标,各负其责”,加大对案件判后及上诉等环节的监督;
再次,强化庭审过程监督,每年对审判人员庭审考评不少于2次,成绩记入法官业绩档案;强化合议庭职能作用监督,采取评查合议庭评议笔录和旁听合议庭评议案件过程,避免了陪而不审、合而不议、搞“一言堂”等违法审判现象;强化法律文书质量监督,制定了法律文书质量评查办法,定期开展优秀法律文书和最差法律文书评比活动,对存在问题的法律文书通报全院,杜绝了法律文书“粗制滥造”。
最后是在监督效果上搞突破,针对错误屡查屡犯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监督效果,我院召开了各主管战线负责人碰头会,会议决定,对所审结案件采取地毯式的排查,凡审结案件未进行评查的,一律在指定期限内报送到审监庭进行评查,逾期或未报送的,将纳入年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以通报。